好色tv

主页  >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媒体聚焦

【南方+】以草养地、以绿增肥,大埔蜜柚绿色升级之路

时间:2025-10-31 11:36 来源:本网 【字体:

    金秋十月,柚果飘香已近尾声,10月29日,在梅州大埔县大东镇东光村的一片柚园中,一场关于“绿肥”的培训,没有停留在常规的技术讲解,而是指向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在化肥依赖成为普遍农业模式的今天,我们该如何重建土壤健康,并守护一个地方支柱产业的未来?

这不仅是技术的追问,更是发展路径的抉择。对于以“大埔蜜柚”为核心产业的当地而言,这场围绕“绿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探索,实则是一场静悄悄的“土壤革命”,其成败关乎果品的竞争力,更关乎农业的可持续性与生态系统的重构。

    隐忧与共识:蜜柚产业背后的土壤危机

    “世界长寿之乡”的生态招牌与“广东省最大蜜柚种植县”的产业规模,共同构成了大埔蜜柚的金字招牌。然而,连续多年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的高投入种植模式,在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后,其副作用开始显现。

    果树黄化、土壤酸化、肥料投入效益递减…… 这些已成为制约大埔蜜柚品质进一步提升的共性难题。过度依赖化学肥料,虽然在短期内保障了产量,长期过量施用却导致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板结、微生物系统衰退等连锁反应,最终反映在果实品质波动和市场风险的增加上。

    正是这种普遍的产业隐忧,促使各方力量聚集于此,形成了推动变革的共识。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广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东省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好色TV 梅州分院、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地方企业及种植户,开始共同探寻一条“绿肥有机替代”之路,其核心目标直指:修复土壤、降低化肥依赖、提升蜜柚内在品质。

    绿肥种植:以自然之力,养沃土之基

    “绿肥不是简单的种草,而是构建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红萍种质资源部执行主任、福建省农科院资源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应朝阳研究员的观点,将技术层面提升至生态逻辑。他详解了绿肥的多重效益:改善土壤结构、保持水土、提升生物多样性。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红萍种质资源部执行主任、福建省农科院资源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应朝阳研究员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红萍种质资源部执行主任、福建省农科院资源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应朝阳研究员

    尤为关键的是豆科绿肥的“固氮”能力。它们通过与根瘤菌共生,将空气中游离的氮元素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氮肥,直接为果树提供营养,实现“空中要肥”,这是减少化学氮肥使用的核心技术路径。

    品种选择是成败的第一步。应朝阳提出了清晰的原则:优选豆科、浅根低矮、适应环境、竞争力强品种。例如,对于杂草较多的果园,需要选择生长迅速、覆盖能力强的品种(如印度豇豆)以抑制杂草;而对于普通的柚园,光叶苕子、箭筈豌豆等则是优良的固氮选择。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徐守俊博士在现场介绍了六个正在试种的绿肥品种,正是为了通过本地化实践,筛选出最适合大埔的“生态配方”。

    广东省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副首席专家兼土壤改良与养分管理岗位专家李国良研究员则进一步阐述了绿肥如何与科学的土壤管理相结合。他强调了放射性沟施等施肥方法,确保肥料与土壤有效融合。他指出,绿肥与专用有机无机配方肥的协同使用,能持续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最终实现“增强树势、提升叶片厚度、提高坐果率、持续改善品质”的良性循环。

广东省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副首席专家兼土壤改良与养分管理岗位专家李国良研究员

广东省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副首席专家兼土壤改良与养分管理岗位专家李国良研究员

    这套“组合拳”的目的,是让土壤从单纯的“支撑介质”重新变为充满活力的“营养库”和“生态系统”。

    从“示范”到产业生态:绿色转型的系统工程

    将绿肥技术从专家的论文、政府的项目,转化为田间地头广大种植户的自觉行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远非一次培训所能解决,它涉及到技术推广、成本收益、市场激励与政策支持的全面协同。

    在万川千红蜜柚种植基地的现场观摩,是一次重要的“说服”。让种植户亲眼看到绿肥与蜜柚协同生长的现实,比任何理论说教都更有力量。“生态种植”与“经济效益”并非对立,通过品质提升,完全可以实现价值增值。

    企业的参与则为技术落地提供了具体的产品与方案支撑。金正大梅州分公司经理肖耀安在交流中,介绍了本公司针对南方酸性土壤研发出的碱性复合肥料,并对蜜柚全生育期科学施肥提出解决方案。这反映出,市场力量正在捕捉到绿色农业转型带来的新需求。

金正大梅州分公司经理肖耀安

金正大梅州分公司经理肖耀安

    然而,核心驱动力仍在于建立有效的市场回报机制。应朝阳研究员在培训中特别指出,需要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和创新营销策略。这意味着,绿肥产业要发展起来,必须让农户看到市场端的高回报。政府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以及品牌认证,被反复强调为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例如,如果通过绿肥种植产出的蜜柚,能够因其更优的品质、更健康的生产方式而获得市场的认可,甚至形成“绿色蜜柚”的品牌溢价,那么农户种植绿肥的内在动力将被极大激发。这需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的响应与构建。

现场演示

现场演示

    大埔蜜柚的这场探索,其意义远超一次技术更新。它是对过去高投入农业模式的反思,也是面向未来可持续农业的主动布局。

    沃土良法育好柚,大埔的探索实践说明,农业的绿色转型,既需要顶尖的科研智慧下沉到田间,也需要构建让农户受益的产业生态。当绿肥作为一位合格的“生态合伙人”在柚园里扎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土壤的修复,更是一种发展观的转变——从向土地索取,转向与生态共赢。


地址:广州天河区金颖路66号G3栋    邮编:510640

粤公网安备44010602013764号粤公网安备44010602013764号 粤ICP备16101361号